自公司成立以來,一直秉承“以科技為先導,以質量為生命”的發展理念,立足于鹽堿地高端優質米開發,開展水稻良種創制、高效配套栽培技術及生態種養模式深度研究,先后承擔實施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、山東省“渤海糧倉”科技示范工程等國家、省、市級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。依托科研項目的實施,公司先后申請專利11項,其中發明專利9項,鑒定科技成果3項,榮獲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,東營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、三等獎1項;公司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,研發的多項水稻生產和種養模式推廣應用占全市水稻種植面積45%以上。
在科研項目實施的同時,公司也特別重視先進技術、成果的引進和轉化,先后與揚州大學、中國水稻研究所、山東省水稻研究所、山東農業大學等國內外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,引進專家團隊6個,引進并成功實現轉化先進技術成果5項,依托高校院所的專家和技術優勢,建成了國家級星創天地、山東省農科驛站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多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。
在鹽堿地水稻產業鏈建設上,一是依托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建成萬畝水稻核心示范區,并集成“1+N”工廠化集中育供秧模式,年育優質秧苗60萬盤;采取“統一育供秧、統一機插秧、統一病蟲害防治、統一加工、統一品牌化銷售”的五統一社會化服務模式,年服務農戶230余戶,發展訂單基地3萬畝,輻射帶動周邊水稻種植18萬畝,實現水稻標準化生產。二是建設150噸/批次的稻谷烘干生產線和3.6萬噸/年的大米加工生產線各一條,建設200噸大米恒溫儲存庫一處,能夠為我市近7萬畝水稻種植提供代加工、烘干、儲存服務,為黃河口大米優質優價銷售提供有力保障。三是明確食味米、營養米、功能米的產品定位,并依托“黃河口大米”、“水城米倉”知名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,實現產品高端化、品牌化銷售。
一邦大米種質優良,在黃河入海淤積的鹽堿灘涂進行有機生態種養,汲取優質黃河水,大米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。所有產品為當季新糧,不摻一粒陳米,200噸次15°C恒溫儲藏,采用“水霧拋光”工藝保留大米營養,米粒色澤透亮,彈性滿滿,稻香濃郁,口感綿甘柔和,回味悠長,是黃河口獨具優勢的堿性好大米。